|
|
 |
信息详情 |
| 回顾2011年最事件:车新闻影响车生活 |
|
2011年即将悄然过去,但汽车市场在这一年并不平淡,地震让日企受创、锦湖事件、醉驾入刑等,很多与汽车有关的大事件都影响震颤着中国汽车行业,也为今年车市的收支以及今后车市的运行埋下伏笔。下面我们就来具体逐一回顾一下。
最突发
日本地震
震感强度:★★★★☆
震动范围:日系车 部分车厂停产
事件回放:3月11日北京时间下午3时46分,日本东北部地区发生里氏8级以上地震,由地震引起强烈海啸。地震及海啸致使日本地震灾区汽车企业的正常生产也因此中断(丰田、本田、日产、三菱、斯巴鲁在3月14日均以停止生产),损失可谓空前绝后,并进而影响到国内部分日系车企,尤其是进口车型比如雷克萨斯。部分新车推迟发布,产销急剧下降。
编辑辣评:尽管几个月后,日系车产能逐步恢复,并加速扩大在中国相关产业链的投注,但在国内车市陷入迷茫的一年,日本车企遭受的重创给了对手一个绝佳的机会。在亮出促销、服务等一系列反击手段之后,2011仍难掩地震给日系车带来的伤痛。
最丑闻
轮胎门
震感强度:★★★★☆
震动范围:配套的轿车、商用车
事件回放:在今年的央视“3·15”晚会上,锦湖轮胎因大量掺杂返炼胶被曝光。对于央视的报道,锦湖方面起初态度强硬到后来表示配合调查,但事件仍以不可遏制地速度向更大范围扩展,随后韩泰轮胎也成为被质疑的对象,尽管调查显示仅为质量问题仅限商用车配套轮胎。但轮胎门成继召回门之后,汽车业又一大丑闻。
编辑辣评:几个为权益而战的勇士终于在“3·15”将这一强硬过头不肯道歉的锦湖拉下了马,广大车主也从揭秘过程中了解了真相,学到了知识。而不小心选择车型正好匹配该品牌轮胎的车主们则通过暂缓提车、更换轮胎这一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来宣泄自己的不满。事实表明,欺诈、忽视消费者的利益到头来只有死路一条。
最严厉
酒驾入刑
震感强度:★★★★★
震动范围:司机及众多准司机
事件回放:5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实施,醉酒驾驶作为危险驾驶罪被追究驾驶人刑事责任。发现醉酒驾驶者,将对其进行刑事拘役,醉驾者一旦被查实,将面临最高半年拘役的处罚。音乐人高晓松成为法令执行后第一领型人,被判拘役6个月并处罚金4000元。
编辑辣评:酒后识途,并能将车开回家,是不少人喜欢炫耀吹嘘的事,此处特指男司机。而如今高晓松的以身试法,打醒了梦中人,“原来真判啊”!严查酒驾,不仅为交通部增加了收入,也加强了对马路杀手的整治,绝对是为民除害的一件好事。
最潮流
以租代卖
震感强度:★★☆☆☆
震动范围:商务及家用车品牌
事件回放:5月,新疆广汇租赁服务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第一批以租代售车辆交付仪式举行,标志汽车租赁业务现全面展开。河北广汇华安集团在下属12家品牌4S店推广的以租代买的形式,通过“汇租车”、“汇购车”和“融汇通”的全新模式,向企事业单位及个人提供轿车、中小型客车的租赁服务,车型有奥迪、北京现代、奔驰、长安福特、东风本田、广州本田、一汽大众、通用别克、通用雪佛兰、一汽丰田等,基本覆盖了主流的商务及家用车品牌。
编辑辣评:市场竞争升级,谁能打破旧有模式,推陈出新,谁就能成为车市硝烟的领军者。拉拢各个层次的消费对象,挖掘各个角落的潜在市场,将买家心理向上推一个台阶,保障其利益最大化,在这一点上华安显然走在了前列。
最标杆
上门服务
震感强度:★★☆☆☆
震动范围:所属品牌车型
事件回放:8月15日,上海汽车启动了“尊荣体验”售后服务品牌“宅捷修”,以“到家式”的服务方式和多达50项的服务内容为特色,树立国内汽车售后服务行业的全新标准。服务涵盖涉及车辆的动力、底盘、空调、电器及内、外饰等多达50项检测维修内容。
编辑辣评:从坐等上门到主动上门,不得不佩服上海人的精明。在不少国内车企争造大车、争相降价的时候,上海汽车却在服务上进行了深入思考。要知道概念好叫嚣,落地却考验的是执行力。对于一向追求精致生活的上海人来说,没别的,为他们加油吧,因为这也应是自主品牌看齐的方向。
最期待
汽车“三包”
震感强度:★★★☆☆
震动范围:所有车主
事件回放:10月下旬,国家质检总局召开汽车“三包”立法听证会。征求意见稿规定,“三包”有效期自销售商开具购车发票之日起计算,整车“三包”有效期应不低于2年或者4万公里,在汽车售出后30日之内,出现因产品质量问题而产生的车身开裂、制动系统失效、转向系统失效、燃油泄漏等严重安全性能故障,消费者可以选择退货、更换、修理。
编辑辣评:汽车“三包”卜一听是个好事,但细看此“稿”,却不禁哑然失笑:保修期3年或6万公里被改成了2年或4万公里;修五次才给换;还有怎样举证说明是车的问题不是开的问题;谁来鉴定;汽车厂家的义务去了爪哇国了……别拿车主当幼稚园大班糊弄,真想让老百姓开上放心车,得拿出点靠谱的细节,先!
最热闹
车展上演“集体婚礼”
震感强度:★★☆☆☆
震动范围:车商及买车人、换车人
事件回放:今年车市不温不火,愁煞了车商们,于是便出现了春秋两季车展扎堆,尤其秋季更甚,从9月开始各大不同主题、规模的车展像上演集体婚礼,排着对开场。在省会闹市中心,一天只隔一条街,同时两大车展开幕,更有一个月里8场车展轮番轰炸。已是寒冬12月,室外车展仍有上演,这在往年绝对是一大怪现象。
编辑辣评:车展是买车与卖车的对接。一个舞台,有笑有泪,考验的是品牌、品质、口碑,更有营销手法。在赶场里,车市也结束了守株待兔的好日子,车商们要学会在夹缝和寒冬里守护能量、厚积薄发的诀窍。当然,车展多了,买车人要乐了,只是面对车展这一有起有伏的晴雨表,把握时机伺机而动才是赢家。
最高兴
节能汽车补贴油耗标准提高
震感强度:★★★★☆
震动范围:小排量车型
事件回放:自10月1日起,国内实行新的节能汽车补贴,入围产品的平均油耗门槛将由6.9升提升至6.3升,单车补贴3000元人民币标准则不变。业界专家表示,新政策将促进汽车领域的节能减排,然而引发车市变化的是新的措施将淘汰一部分节能汽车。
编辑辣评:门槛提高了,按说得有不少车型被拉下马,但再看上榜新车,门槛卡出的恐怕是没找着“门槛”的车企。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些车企通过改胎宽降油耗或自行给补贴的方式保持竞争力。油耗标准提高是好事,让车企为绿色环保担当,但这份压力对自主品牌形成的冲击波不小,销量明显缩水。
最火爆
汽车租赁市场渐热
震感强度:★★☆☆☆
震动范围:新车市场
事件回放:12月,石家庄正式成立了汽车租赁协会。而在此前,国内几家大的汽车租赁连锁机构已相继进驻省会市场。车型多样,手续便捷等具备多样优势的汽车租赁业务,正在影响着国人的汽车消费观念。租辆车去旅行,已正成为人们的用车新选择。
编辑辣评:租车业务并非新事物,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有小公司老板租车办公,月付百元,就能开着车子满街跑。而如今,租车市场日渐火热,竞争也开始进入二级市场,从而也间接地影响着新车销售。而对于出游或异地短时间使用者来说,租车还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
|
|
 |
|